每个地区的要求不一样,下面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1、北京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
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2、上海
持居住证C证人员子女只能在上海参加中职考试,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才可以在上海就地中高考。
而根据上海《居住证管理条例》,在该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并参加上海本地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可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可办理居住证A证。
扩展资料
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的异地高考政策出台。截至2013年1月1日,全国共有27个省市已公布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的方案。
这其中,浙江、江苏等地的政策收获颇多赞誉,多数省份也被指称“有诚意”,而争议一致指向最后“堡垒”—北京、上海、广州。这三者中又以北京推延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表态招致最为激烈的讨论。但是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未提本科开放时间。
异地高考在京沪由于牵涉教育利益,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裂缝非但没有弥合,反而越发深刻,这让不少教育学者非常心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异地高考不是一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对决,他们各自都有利益诉求,都要追求教育公平,这无所谓对错,而教育公平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推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异地高考
可以。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
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负责。
扩展资料: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相关法条:
第二十八条高校经向其主管部门申请,并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可面向部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安排少量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高校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书。
严禁虚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向考生收费。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应面向全省(区、市)招生。排跨省(区、市)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少量计划。
第二十九条 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凡有预留计划的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报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时,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及其使用原则等向社会公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是不允许的。看地方规定,不过就最新发布的高考消息来看应该会禁止。 异地高考是历年应届生都会讨论的,不过就目前的规定来看,2022年将不允许异地高考,一旦选择高考移民,那会被禁止报考高考。
2022年可以跨省异地高考吗 有什么政策
1如何参加异地高考
1、提交材料
在高三的上学期即11月左右,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要在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基本材料。不用担心,老师回主动来找你询问, 期间最好和某个有经验的老师保持联系,随时提交材料。
2、采集身份信息
以广州市为例,随迁子女要在12月1日前登陆广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资格审核系统。进行身份信息的识别。如果随迁子女及父母的身份信息与学籍系统登记的信息一致,则激活,学校回将初始密码(一张小条子)发放给随迁子女;如果不符合则要重新在系统上传,等待审核。
3、网上申报
以广州市为例,随迁子女在11月底凭身份证号和初始密码登陆审核系统。
异地高考新政策是考生在外期间及返回报名所在地市后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流动,做好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从高考前14天到高考结束前,应减少外出,原则上不再跨地区流动。
考生须于5月12日18时前主动向报名所在地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联系电话见附件)报告目前位置状态,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须于5月24日前(高考前14天)返回报名所在地市(地级以上市),并及时向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
因疫情导致异地高考
考生因疫情(被隔离或封控、管控)等特殊困难无法按要求返回报名所在地市的,须提前向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考生和家长应保持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畅通,与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以上内容参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处于报名所在地以外
因地制宜实行外来务工子女高考政策。1、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陆续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在异地参加高考。2、全国不同省市制定的异地高考政策不同,江苏的异地高考政策曾被称为“最大方”方案,江苏异地高考参报人数,是上一年报名人数的二倍多。根据江苏省方案,凡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并与江苏籍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法律依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 第七十七条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经取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猫咪可以吃哪些草
下一篇:关于读书的五言绝句自创
发表评论